众所周知,英国🇬🇧时代剧最容易出神作。
比如(bǐ rú)《王冠》《唐顿庄园》,平均季季 9 分 +。
制作精致(jīng zhì),人物鲜活,看着贵气又养眼。


最近,一部(yī bù)高分英剧开播。
同样基于真实的豪门(háo mén)秘史改编。
而且充斥着各种抓马、离谱(lí pǔ)的黑历史,甚至一度参与牵动全球(quán qiú)历史的走向。
很多人看完都(dōu)表示太离奇,很难相信是真实故事(gù shì)。
更重要的是,这部剧看似在(zài)说一百年前,却又好像在预言(yù yán)今天的时代。
到底讲了什么,一(yī)起来看看——


这部剧乍一看,颇有点「英国🇬🇧(yīng guó)版宋家姐妹」的意思。
讲述约一百年(yì bǎi nián)前,出身于同一个豪门贵族的六(liù)姐妹故事。


这个家族有多豪?有多贵?
头顶世袭(shì xí)公爵头衔,拥有庄园、地产,无数仆人。
是(shì)许多行业的投资巨头,会参与国家(guó jiā)重大的社会活动、外交事务。

和王室也有(yǒu)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
丘吉尔还是六姐妹的(de)亲姑父……

姐妹出门只要报上姓氏「米特(mǐ tè)福德」,周围人都会侧目而视。
名气丝毫(sī háo)不亚于今天的顶级明星。

不过,在这样(zhè yàng)的家庭中,六姐妹都没有觉得(jué de)很幸福。
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女性几乎(jī hū)没有实权。
家族产业全部与她们无关(wú guān),将由最小的也是唯一的(de)弟弟继承。

她们想出门求学见见世面(jiàn shì miàn),都被父亲拒绝。
全家也只有弟弟(dì di)读了大学。
姐妹们被寄予的(de)唯一期望,就是在合适的年龄嫁(jià)一个有钱的男人👨。

一开始,三姐确实(què shí)是这样做的。
嫁入英国🇬🇧最富有(fù yǒu)的家族之一,一夜之间拥有数千万英镑的(de)家族资产(按当时货币计算,折合今天(jīn tiān)上百亿人民币)。
是公认名利双收的豪门(háo mén)联姻。
现实中,最小的妹妹,后来也(yě)嫁入了赫赫有名的卡文迪什家族。


豪门爱💗情(ài qíng),除了豪,另一大看点是狗🐶血🩸抓马(zhuā mǎ)。
像《唐顿庄园》中,玛丽小姐半夜与(yǔ)土耳👂其大使幽会。
却没想到对方居然心脏病(xīn zàng bìng)发作,死在自己床🛏️上。
只能叫来(lái)自己母亲,一起拖走裸男尸体。

这部剧(jù)也不遑多让。
几个姐妹的(de)感情史,个个都能单开一部剧(jù)的程度。
比如,大姐有个初恋,谈了(le)四年多,但一直逃避结婚🎎。


后来才(cái)得知,他不喜欢女人👩,还和她(tā)亲弟弟上过床🛏️。

不仅如此,姐妹之间还会互(hái huì hù)抢男友,矛盾重重。

不过,对于这样的豪门(háo mén)家族,私人感情的重要性永远比不过(bù guò)家族兴衰。
彼时正处于 20 世纪初期,正是(zhèng shì)风雨飘摇的大萧条时期。
家族已经因为(yīn wèi)股市动荡,多次投资失利,陷入严重的(de)债务危机。
不得不出租庄园,甚至考虑要(yào)变卖祖业。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mǎ dà)。
四姐成年那天,家里仍为她举办了(le)盛大的派对,请来各方名流。
真实目的(mù dì),是向外界展示家族的余威,为(wèi)几个待字闺中的姐妹钓金龟🐢婿。

只是,谁(shuí)也没想到,这场看似寻常的派对,成(chéng)了家族命运的分水岭。
从这一天(yī tiān)起,一团和气的家族,开始逐渐分崩离析。
姐妹(jiě mèi)之间剑拔弩张,各奔东西。

每个人都走上了(le)让人完全想象不到的人生道路。
其中(qí zhōng)一个妹妹,还成了让所有英国🇬🇧人都(dōu)恨之入骨的全民公敌,基本社死。
一家人的(de)抓马程度不禁让人感叹,贵圈真乱(zhēn luàn)。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四妹的生日宴上,有(yǒu)一个神秘来宾——
英国🇬🇧法西斯发起人,莫斯利。
他(tā)之前在一次募集晚宴上发表了(le)激情澎湃的演说,吸引了三姐。

生日(shēng rì)宴当晚,三姐做出了震惊所有人的(de)举动:
她提出要和豪门丈夫离婚(lí hūn)。
在那个年代,离婚比出轨更罕见(hǎn jiàn)、更炸裂。

离婚后,三姐投入已婚的(de)莫斯利的怀抱,也成了法西斯信徒(xìn tú)。
莫斯利的妻子去世后,两人还在(zài)辛特勒的见证下秘密去德国(dé guó)结了婚,直接被写入法西斯历史。

同样被(bèi)莫斯利的演讲吸引的,还有四妹。
不过(bù guò),她不是迷上了莫斯利,而是对法西斯主义(fǎ xī sī zhǔ yì)彻底吸引。
那日之后,她就研读法西斯(fǎ xī sī)著作,加入纳粹组织,成了希特勒的(de)狂热粉丝。
为见到偶像,她苦苦恳求(kěn qiú)家人送她去德国读语言学校(xué xiào)。
之后,像今天很多私生粉一样,在(zài)希特勒常去的饭店蹲守数日,换来了(le)交谈的机会。

后来,她居然真的追星(zhuī xīng)成功了。
因为频繁制造偶遇,引起了(le)希特勒的注意,被邀请共同用餐。
热情(rè qíng)表达了对希特勒的爱💗后,还成了(le)他的朋友。
两人经常单独吃饭、看(kàn)戏。

这段关系很快走向失控:
四妹(sì mèi)在狂热中写下充满仇恨的文章(wén zhāng),公开表达对法西斯的认同,对犹太人(yóu tài rén)的厌恶。
被英国🇬🇧媒体大肆转载后(hòu),她和她的家族都成了(le)众矢之的。

而与此同时,五妹又走向了另(lìng)一条不同的路。
她被共产主义思想(sī xiǎng)吸引,加入反法西斯阵营。
偷偷攒钱,开始谋划(móu huà)出国,参加工人游行和革命运动。
至此(zhì cǐ),家族彻底分裂成两个极端阵营,其他(qí tā)姐妹则夹在中间,在姐妹情谊(qíng yì)和自我立场之间挣扎。

相比之下,大姐则(zé)是被迫卷入其中的。
她被 gay 骗后(piàn hòu),闪婚一个在酒吧刚认识的陌生人(mò shēng rén)。
婚后发现,对方出轨、冷暴力,还是赚不了(bù liǎo)钱的废物。

大姐为了养家,写了(le)一些迎合主流的反法西斯文章,赚钱糊口(hú kǒu)。
惹来三妹和四妹的不满后,起先(qǐ xiān)她还努力💪道歉以挽回姐妹关系(guān xì),说自己只是为了求生存。

但当局部(jú bù)冲突出现,大姐目睹她的朋友在(zài)战场上伤亡后。
她终于无法再(zài)忍受姐妹的选择,彻底撕破脸皮……

历史的(de)分岔路口,她们终于决绝地做出了(le)各自的选择,向着不同的方向走(zǒu)去。


可以发现,这六姐妹的故事所(suǒ)处时代和命运走向上,和咱们(zán men)历史上的宋家三姐妹有一点(yì diǎn)相似。
同样是出身于豪门贵族,同样(tóng yàng)多多少少走上了当时的历史舞台,对社会(shè hu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样,也因为(yīn wèi)不同的立场产生过分歧。



电影🎬《宋家(sòng jiā)皇朝》
而这段历史虽然看起来遥远,但(dàn)并非与当下毫无关联。
表面上,这部(zhè bù)剧是揭秘贵族内部秘辛,满足大众的(de)猎奇心。
但实际上,它更像是借(jiè)上流家庭的故事,折射那个时代的(de)动荡剧变。
同时,也在呼应当下的(de)社会割裂,借古喻今。
不久前的反法西斯纪念日,我们(wǒ men)会发现,很多常被提及的影视(yǐng shì)都在讲受害者的抵抗,施暴者的(de)残暴。
但这部剧完全从另一个(yí gè)视角切入历史,描述了法西斯崛起背后(bèi hòu)的社会土壤。

剧中有一幕,三姐主动(zhǔ dòng)牵线丘吉尔和希特勒结识。
我们才震惊(zhèn jīng)地发现,英国🇬🇧曾经也离法西斯如此(rú cǐ)之近。

近一百年后的我们很难理解(lǐ jiě):
为什么如此反人性、反人权的法西斯主义(fǎ xī sī zhǔ yì),能够在当时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心,掌握(zhǎng wò)巨大的权力?
为什么像希特勒这样的(de)冷血🩸独裁者,能够获得那么多人的追随(zhuī suí)?

这部剧就让我们看到,除了铁血🩸暴力(bào lì),更有背后很多上流阶层权力的(de)渗透与推动。
而真实历史中,希特勒(xī tè lēi)的确是有大量女性粉丝的追随(zhuī suí)。

至于原因,这部剧中就可以窥见一斑。
当时(dāng shí)即便是上层社会,女性不被允许读书📖(dú shū),也少有结婚🎎以外的其他出路。
剧中(jù zhōng),三姐、四姐都没有系统接受过教育(jiào yù),至多从家庭教师哪里学习了贵族礼仪(lǐ yí)。


她们又在潜意识里被灌输了(le)对男性的依附和仰慕心理。
再加之(zài jiā zhī),始终生活在上流社会,对现实生活缺乏真正(zhēn zhèng)的体认。
只看到德国人对自己热情(rè qíng),就大赞这个国家包容,却对餐厅(cān tīng)门口「犹太人禁止入内」的牌🃏子视而不见。

听到(tīng dào)法西斯主义者的演讲,其实并没有自己(zì jǐ)独立的判断力,更多是被姿态(zī tài)和气势打动,也想成为其中一员(yī yuán)。
她们都误以为自己找到了通往更大(gèng dà)世界🌍的道路,因为她们这次不用结婚🎎(jié hūn),就能摆脱家庭,走向更大的世界🌍(shì jiè)。
本是权力的受害者,却自动成为了(le)法西斯运动的推手。


姐妹俩最终都和(hé)领袖产生了性缘关系。
而法西斯领袖(lǐng xiù)看中的,一直都是她们的家族(jiā zú)名声与人脉关系。

大姐的转变,也代表(dài biǎo)了当时的大部分人。
一开始立场(lì chǎng)模糊,不想参与政治,只想赚钱,过平静(píng jìng)的生活。
但目睹了战争的残酷(cán kù)后,愤怒驱动她做出了选择。

当时(dāng shí)各种社会思潮、党派涌动。
小妹选择了(le)另外一条路,也不奇怪。
那时,没有(méi yǒu)人能预知未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zì jǐ)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大家有没有(yǒu méi yǒu)觉得熟悉?
现代社会,虽然历史的剧烈(jù liè)风暴已经过去。
但因为立场、观念的(de)差异造成人际关系撕裂的情况,似乎从未(cóng wèi)真正消失,甚至因为互联网的影响愈演愈烈(yù yǎn yù liè)。
现实中有太多类似这样的情况。
比如(bǐ rú),情侣因为性别相关的脱口秀节目或者(huò zhě)社会新闻分手。
朋友间俄乌战争(zhàn zhēng)立场不同,爆发冲突……
争执背后也都(dōu)折射了当代复杂的舆论环境和(hé)多元价值观的碰撞。
不要小瞧它。
且不论(qiě bù lùn)观念选择的正确与误。
就像(xiàng)这部剧所展现的,很多观念的分歧(fēn qí),竟足以改变关系,甚至改写命运。
而(ér)现实也已然证实了,观念、思想的(de)分歧,有时比战场的冲突更难弥合(mí hé)。
对于一百年前走上殊途的姐妹们(men),我们可以轻易地断言出她们的(de)命运走向。
可对于今天的分歧,谁又能(shuí yòu néng)真正看得清呢?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jiù)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